《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整備規范》《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檢測評估規范》團體標準正式發布,清研精準參與編制
根據中關村新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的公告,正式發布了《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檢測評價規范》和《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準備規范》,由蜂巢能源、準確研究等15個單位共同編制。兩個組標準分別規定了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固態電池等)的準備、檢測評價的術語和定義、企業要求、操作流程和方法規范等技術要求。該標準可作為行業組織和第三方組織的評價依據,填補了電力電池相關領域標準的空白,促進了電動乘用車電池安全的標準化和系統化進程。
集團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完善了產品和服務體系,進一步促進了市場實體更加關注產品質量,加強了生產實體的管理,從根本上形成了長期的安全保障機制。同時,為我國乘用車動力電池檢測評價體系的形成提供了標準化的工作基礎,有利于指導產品市場實體提高產品安全質量和服務競爭力。
中國汽車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分別完成了160.5萬輛和155.6萬輛,同比增長了1.1倍。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上升,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1000萬輛,保有量將超過3000萬輛,占銷量的30%以上,高于2020年國務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中提到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占20%的目標。然而,新能源汽車尚未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用戶售后服務體系,三電維修難度越來越突出。